出口退税中关于海关流程的术语有很多,包括报关、截关、结关、通关。那么这些说法都是什么意思呢?
报关
报关是指进出口货物在出运前,向海关申报的手续。按照中国海关法的规定,所有进出境的货物都必须经由设有海关的港口、车站、国际航空站,并由货物所有人向海关申报。出口企业需要填写报关单来申报货物的详细信息。经过海关放行后,货物才可以提取或者装船出口。
截关
截关是指截止接受报关放行信息的时间,也就是通常说的截放行条时间。为保证货物的正常通行,企业必须在截关时间之前完成报关相关工作,并递交海关放行条给运输公司。如果逾期未提交海关放行条,船公司将视该货物未能清关放行,不允许上船。
结关
结关是指进出口货物的海关手续已经全部办理完结,海关准予放行。在此之后,获放行的有关资料及货物已装船的资料将被送交海关,用于备案存档及后续的出口退税(外汇核销)等工作。
因此,结关日是指国际航行船舶于出口前办完海关手续、结清应付的各种款项,海关准许离港出航的日期。
住:结关意味着进出口货物可以正式放行,不再对其进行监管。而截关则是截止接受报关放行信息的时间,货物必须在截关时间之前完成报关放行的工作,并递交海关放行条给船公司。
通关
通关是指结关、清关等一系列动作的统称,是指进出口货物和转运货物进出入一国海关关境或国境必须办理的海关规定手续。只有在办理海关申报、查验、征税、放行等手续后,货物才能放行,加工贸易方式下后期核销完毕,这一系列动作完成后才叫通关。
报关、截关、结关、通关的时间先后顺序
在出口时,必须在截关日期前准备好相关资料并进行报关。截关后,货物放行并装船离港。船舶办妥结关手续后带货离港。因此,结关日期通常晚于截关日,更晚于报关日。
只有当这一系列动作完成后,才能算完整的通关过程。因此,时间的先后顺序为报关、截关、结关和通关。